电子烟主板配件(电子烟主板损坏) "斤斤自守"
电子烟主板配件。这些产品的价格在200美元左右,比市场上同类产品便宜很多。“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电子烟。”公司负责人说。在美国,电子烟是一种合法的商品,不过由于监管不严,很多人在吸食电子烟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违法。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今年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有超过1.5万名儿童在使用电子烟,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前几天,演员Angelababy抽电子烟被抓包,让本来小众化的电子烟也跟着火了一把。殊不知这根不起眼的电子烟,近几年正在全球快速发展,并且全世界90%的电子烟产自中国。而业内人士预计,该产品2、3年后在国内会有一个爆发期。
两家电子烟公司业绩爆发
烟草公司似乎与资本市场无缘,但是,在禁烟条令和电子科技双重作用下,一种新兴替代品——电子烟已在资本市场火起来。
新三板有两家主业为电子烟研发、生产、销售的公司,2016年均取得了靓丽的成绩单,并在近几年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艾维普思(834285)实现营业收入9.15亿元,同比增长200%;净利润为1.86亿元,同比增长272%。麦克韦尔2016年营业收入7.26亿元,同比增长147%;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227%。
2014-2015年艾维普思和麦克韦尔业绩情况:
在新三板逾1万家公司中,有150家公司2016年净利过亿,艾维普思盈利排名第58位,麦克韦尔排名第113位。这两家电子烟公司均于2015年底挂牌新三板。
据悉,艾维普思的前身为旭丰铝业,2014年之前主营铝制品的生产与销售,2014年之后才变更为电子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绩高速增长的艾维普思挂牌新三板后,显得十分低调,挂牌一年半以来,公司股票在新三板未有交易,也未进行过融资,公司9名股东自挂牌以来所持股份比例均未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电子烟行业的后起之秀,也是一家年轻化的公司。根据2016年年报,艾维普思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10位核心管理层平均年龄仅32.7岁。年龄最大的控股股东申金晚为1975年出生,其余核心团队多为80后,其中董事长陈文仅31岁、CEO欧阳俊伟仅28岁。
有资料显示,麦克韦尔的电子烟研制业务创建于2006年,是首批成立的电子烟行业专业生产厂家之一,2013年承接美国电子烟市场知名品牌NJOY和Logic订单,使得麦克韦尔2013年收入突然爆发。
正是看中电子烟市场的发展,2014年3月,A股公司亿纬锂能(300014)以4.39亿元现金收购麦克韦尔50.1%的股权,交易对手方包括麦克韦尔创始人陈志平及其他6名股东,亿纬锂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电子烟企业业绩都像上述两家那样火爆。新三板公司五轮电子(833767)和施美乐(833116)同样主要从事电子烟及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但两家公司的规模则要小得多,2016年的营业收入仅分别为8332万元和6095万元,并且施美乐亏损达到1100多万元。这两家公司均是向海外电子烟品牌销售商提供电子烟及其配套产品。
墙内开花墙外香
资料显示,电子烟是2004年中国一名医师发明,又称电子雾化器,通过锂电池能源将烟油加热汽化为雾气,为用户提供吸烟体验。和传统吸烟方式类似,但不经过燃烧,没有焦油、一氧化碳、亚硝酸等有毒物质。因此在国内,电子烟也被宣称用于戒烟和香烟替代品。
深圳电子烟业内人士徐祖仁介绍,电子烟还是一种“高门槛”的时尚玩物。它由雾化器、烟油、电池盒、铁质烟丝等组成,烟油有不同的口味,同时根据烟雾量大小呈现出不同玩法。目前在国内的年轻人群中较为流行。
电子烟属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产品。电子烟在国内未有明显的市场,在国外却取得了不错的突破,尤其在美国、欧洲等市场。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电子烟销售约65亿美元。预测显示该行业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据高盛全球投资研究数据,到2020年电子烟市场份额将占整个烟草行业的15%,而传统卷烟份额将不断下滑。
据悉,全球大部分电子烟产品或配件产自中国,尤其是深圳,国内厂商生产着全世界约90%的电子烟。资料显示,国内电子烟制造厂家绝大多数采用OEM/ODM进行销售,部分厂家虽逐步建立自主品牌进入市场,但无法与国际烟草巨头之品牌相比。
上述情况在新三板电子烟公司财报中也可得到证实,麦克维尔2016年年报称,“公司90%以上都是出口”,公司的前五大客户有4家在国外,艾维普思前五大客户有3家在国外,五轮电子和施美乐前五大全部为国外公司,而且合计销售占比分别为52%、79%。
国内加速布局
电子烟的发展与政策一路相随,政策因素也被认为是未来国内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