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电子烟地址_南宁 电子烟 "急来报佛脚"
宁乡电子烟地址:长沙市芙蓉区文和友步行街1号。请前往购买的市民朋友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不要携带烟花爆竹进入公共场所。同时,欢迎广大市民积极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祝您新春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鸡年大吉!阖家欢乐!身康!2、禁止在人行道、消防通道、绿化带、公共广场、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燃放烟花爆竹。
既要鼓起“钱袋子”,又要端牢“中国饭碗”!我市全面实施“优质烟叶+优质晚稻”双优工程,将农民的“钱袋子”与政府的“米袋子”结合,纵深推进烟稻融合产业综合体建设,取得了稳粮增收互利双赢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效果。近日,
杨哲家庭农场烟稻轮作
年收入约60万元
采访对象:横市镇金丰村烟农杨哲
虽然刚刚30出头,但职高毕业的杨哲与父亲一起种烟足足有10个年头了。以前是父亲当家,近3年交由杨哲接班,他成功申报了年种烟1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并成为一名执证的新型职业农民,2022年将烟田面积由2020年的124亩扩大到142亩。
杨哲所处的农村是丘陵地带,近年来在杨哲等示范户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种植烟叶,现在金丰村已成为全镇乃至全市名列前茅的烟叶种植基地。杨哲的家庭农场实行烟稻轮作,购置了两台旋耕机和一台收割机,将大、中、小型农机设备配置齐全,近年来长期雇请了10多名当地农机师傅和村民做事,每年农场总收入约60万元。
“实施‘优质烟叶+优质晚稻’双优工程,让我的家庭富裕起来了!我特别感谢烟草部门和政府,感谢烟叶和水稻技术人员对我农场的精心指导。”杨哲说,“我会大胆种,为自己,也为乡亲们!”杨哲的农场田地租金和劳务费用,每年要发出约20万元,其中发放人工费用15万元,那都是社会效益,利在当地乡亲。
行走在烟稻轮作致富的道路上,杨哲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但他不忘初心,谈到未来,难掩激动之情:“我早就联系好2023年的田土流转,将在142亩的基础上,2023年家庭农场烟稻轮作面积扩增到200亩!”
铁冲村2000亩烟后稻产销两旺
采访对象:横市镇铁冲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万良
“2022年铁冲村种植烤烟2036亩,产烟5000多担。烟后优质稻种植面积从2021年的600亩猛增至2022年的2000亩,80万公斤堆金铺牌优质稻米产销两旺!”长沙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驻铁冲村第一书记张万良说,“2022年我们的优质稻克服天气干旱等不利影响,亩产达600公斤,产量高出普通稻谷5%左右,种植亩均收益超1300元。”
之所以烟后稻大丰收,张万良介绍主要经验是积极推广“良种+良法”烟稻复种模式,打造优质稻新品种示范基地,助力烟稻产业协同和烟农增收。
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该村引种推广湖南省农科院研发的祯香一号优质稻品种,并由省市专业技术团队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做好田间监测和技术保障服务,按种植管理技术要点在适时播种、稀播壮秧、科学用肥、病虫害防控、科学管水等环节,由村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把关实施,确保水稻种植高产优质。
张万良说:“宁乡烟草指导烟农充分发挥铁冲水库等烟草援建水源性工程和塘坝、沟渠等烟基设施优势,及时蓄水,科学调度,实施田间灌溉抗旱,确保烟后稻稳产增收,让‘惠民工程’更显实惠!”
西部山区推进“烟粮双优”工程
采访对象:巷子口镇烟办主任陶定国
地处宁乡西部山区的巷子口镇将晒黄烟产业作为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2022年我镇完成晒黄烟恢复种植近300亩并试种雪茄烟50亩,同时推行烟稻轮作。联花村是烟稻轮作面积最大的,也是效益相对最好的。”巷子口镇烟办主任陶定国介绍说。
据了解,按“党员村干部出资、农户出劳动力”的方式,联花村老党员、村民小组长罗学华2022年带头率先落实种烟40亩,勇当“晒黄烟大户”。当年联花村经济合作社花8万元建设了6个大棚,每个长40米、宽8米,还添置了价值数万元的晒折。虽说第一年种烟投入大一些,今后大棚和晒折都可以照常使用,成本会更低,效益会更高。2023年,该村计划种植晒黄烟200亩并全部实行烟稻轮作,通过产业带动能让当地劳动力就业增收100万元以上。
“我们引导烟农科学种烟种稻,全力推进‘烟粮双优’工程。2022年全镇31户烟农中有263亩烟稻轮作,亩均烟叶收购金额3441元,亩产稻谷300多公斤、亩均稻谷收入约900元,烟稻亩均总收入超过4300元。2023年全镇计划‘烟稻’轮作种植面积增加到800亩,生产优质烟叶2800担、优质稻谷48万公斤!”陶定国说,“我镇计划设立优秀职业烟农奖,在种植晒黄烟2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中,评选50%的优秀职业烟农,每户奖励1000元;根据烟叶送售产量情况,评选30%优秀普通烟农种植户,每户奖励500元。”
推广烟后稻机械化种植模式
采访对象: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心农机事务部部长陈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