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那里在买电子烟 "矜功恃宠"
彭州那里在买电子烟,一个月能赚多少钱?”近日,四川成都一位网友在论坛发帖称,自己在成都某商场购买了一款电子烟,花了500元左右,结果发现这款电子烟是假货。随后,该网友将这件事曝光到网上,引发热议。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中新经纬app)(李婷婷)【钉科技读写】据了解,这女子姓李,今年30岁,来自湖南岳阳,是一名美甲师。
原标题:家在轮子上的货车司机
1月16日,马小刚和儿子马佳佳在成都传化公路港等货期间晒衣被,他们长年以车为家。
1月17日1时,车厢即将装满,马佳佳拿着货单告诉父亲这一趟的运费。
1月17日14时17分,马小刚父子在服务区吃完午饭后重新出发(白色货车)。
1月17日0时58分,马小刚父子去超市买了一些食物和水,为即将开始的行程做准备。
历经1721公里、27个小时,马小刚父子的大货车终于从成都抵达广州。
一个45岁的家中顶梁柱带着24岁的儿子,在高速公路上昼夜奔波,睡在货车上,吃在马路旁,长年不着家。
他们是我国目前1898.2万名货车司机中普通的一对父子,是典型的“一家一户一辆车”的小业主,但正是成千上万的他们,托起了我国公路货运的大行业。
1月17日0时31分,在钟点房里刚睡两个小时的马小刚被手机铃声吵醒。电话那边传来消息——“货快装好了,可以出发了”。马小刚随即去叫儿子马佳佳起床,却见儿子用被子蒙住脑袋迟迟不起,马小刚看得有些心疼。
1时30分,大货车的发动机声响起。马小刚习惯性地点燃了他在这趟路上的第一根香烟,看了一眼导航线路,便踩下了油门。“跑高速容易打瞌睡,吸口烟能提神。”他解释。从成都到广州,马小刚“提神”了18次。
在接下来27个小时的行程中,父子俩保持着一人开车另一人在卧铺休息的姿势。天黑了又亮,亮了又黑,偶尔,后排卧铺上的人会醒来探出头看看前排座椅上的人,瞧瞧路况,瞥一眼仪表盘,见一切正常便继续睡去。路上除了在一处服务区停下吃了唯一一顿饭,几乎再也没有停过。年轻的马佳佳更多时候是躺在后面玩手机。看到邻家发小分享的结婚照,马佳佳有些遗憾自己不在现场。在安徽阜阳老家,24岁已到了该成家的时候。
马小刚跑运输有10多年了,他的另外三个本家兄弟也靠跑运输挣钱。6年前,马佳佳刚满18周岁,马小刚担心儿子找不到工作,就让他学习开车。去年年底,马佳佳也“升级”为大货车司机,每天和父亲一起开车拖着一个17.5米长、30多吨重的超大集装箱在成都和广州间往返。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马佳佳学到了很多,他已知晓开车途中的各种“风险”。
马小刚说,作为货车司机的他最怕三样东西:堵车、罚款和油耗子。
堵车多是天气原因,赶上大雾、冰雪,高速封路,他们只能在路上干等着,“要受很大的罪”。罚款是因为他们货车车厢超限了,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每次被查都得罚200元。“我也不想违规,但如果把集装箱改装到国家标准那么大,那我们这趟就挣不到钱了。”马小刚算过这笔账。
最可恨的是偷油贼。上个月某日在四川彭州,凌晨3时30分他们在一处服务区临时停车。那会儿他们实在太困了想睡会儿,到4时50分的时候父子俩以为安全了,便放松了警惕。结果1个小时后,他们的油没了。马小刚后来报了警还看了监控,才发现在他们停车的那两个半小时里,总共有3拨偷油贼“光顾”了他们的大货车,得手的是最后一拨。被偷的油加上损坏的两个油盖,他们共损失5000多元,相当于他们从成都到广州白跑了一个来回。
与父辈们相比,马佳佳一入行便赶上了货运行业的转型升级。过去,货运线路比较固定,马小刚还可以租个房子休息。现在他们在网上接受派单任务,跑的是“甩挂运输”模式:货车到达目的地后,车头将与集装箱分离,再将满载的另一个集装箱运回。这样一来,货车使用率提高了,但他们停车休息的时间也变短了。租房子不划算,他们索性把家搬到了车上,车头后排约60厘米宽、180厘米长的卧铺就是他们睡觉的地方。马佳佳笑着说:“我的家在高速路上。”
对于自有货车的司机来说,多跑几趟才能多挣钱。马小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满打满算、一切顺利,他们一个月可以在两地往返6趟,每一趟往返扣除过路费6570元(以满载45吨计)和油费约8000元,所得利润约5000元,但如果把货车折旧和保养费算进去,其实也没剩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