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不是“戒烟神器”,同样对健康有危害!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
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中显示,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2018年,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0.5%。我国每年100多万人因烟草失去生命,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每年200万人,到2050年增至每年300万人。与2012年原卫生部发布的旧版报告相比,这次报告新增加了电子烟的健康危害章节。
近年来,除了普通烟草外,电子烟凭借能帮助戒烟、危害更小的宣传口号一下风靡了市场,各大商场、地铁商铺乃至路边小店中,电子烟门店或柜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前段时间,南京 9 名大学生吸食网购电子烟后,因出现头晕心慌、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症状而入院抢救的新闻就曾引起大家的关注。在一些青少年那里,抽电子烟还俨然成为彰显时尚、释放个性的象征。
在我国,电子烟的使用呈明显增长趋势,使用电子烟可能致人更容易使用卷烟,这一现象在青少年中尤为明显
《2015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电子烟的使用率仅为0.5%,且绝大部分是偶然使用。
《2018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电子烟的使用率已经上升到0.9%,使用电子烟的人数约为1035万,其中年轻人使用比例相对较高,15~24岁年龄组为1.5%,在所有年龄段中是最高的。
《2019中国中学生烟草调查》显示,初中学生的电子烟使用率为2.7%,普通高中学生为2.2%,职业学校学生为4.5%。
一项纳入91051名青少年的Meta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使用电子烟后成为卷烟使用者的风险是从不使用电子烟者的2.21倍。电子烟除了会吸引青少年使用卷烟外,本身亦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不良影响。2016年《美国卫生总监报告》中关于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的报告显示,电子烟中的尼古丁会影响青少年的大脑发育,青春期使用会对青少年的注意力、学习、情绪波动和冲动控制产生影响。
电子烟并非无毒无害,长期吸食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电子烟中多含有成瘾物质尼古丁。青少年接触尼古丁可能影响大脑发育,导致学习障碍和焦虑症。由于电子烟产品鱼龙混杂,生产缺乏监管,很多电子烟的实际尼古丁含量要远超标签含量,对人体的危害难以预料。
电子烟加热后释放的气溶胶可产生甲醛、烟碱、亚硝胺、苯等致癌物,且随着电子烟的功率和雾化温度增加,致癌物质的释放量成倍增长。
电子烟的烟雾中存在数十种重金属,以镍和铬含量最多。
电子烟中的调味剂加热后可增加自由基的释放量;气溶胶里的2,3-丁二酮可加重呼吸道炎症,严重时还可堵塞所有小气道,形成“爆米花肺”。
吸食电子烟可能造成急性肺损伤、急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弥漫性肺泡出血、过敏性肺炎、机化性肺炎、类脂质性肺炎和严重哮喘等多种疾病。
大多数使用电子烟戒烟的成年人,并不会停止吸烟,而是继续同时使用电子烟和抽卷烟,会出现两种或多种烟草产品导致的健康危害叠加。
一项在北京居民中进行的电子烟调查结果显示:34.7%的吸烟者使用电子烟后,出现咽喉刺激或咳嗽、口干、恶心等不良反应。
电子烟的“香味”和包装上的卡通图案亦会增加儿童误食电子烟烟液的可能。
《iScience》刊发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电子烟中的化学物会破坏肠道屏障,并引发体内炎症,从而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很多人把电子烟当成“戒烟神器”,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目前为止,没有明确证据证明电子烟能够帮助戒烟,WHO不建议将电子烟作为辅助戒烟工具。而美国疾控中心则明确警告:电子烟含有尼古丁等多种有害物质,使用电子烟不仅有害,吸食过量可致死,而且吸食电子烟的人,将来还会更有可能吸食卷烟,成为新烟民。
所以,电子烟无助于戒烟,戒烟需要科学的方法!
- 上一篇:电子烟使用方法和说明合集
- 下一篇:电子烟丙二醇的危害